在前不久閉幕的湖北省武漢市“兩會”上,武漢市未來幾年建設發展規劃的重點——長江新城成為代表們熱議的話題。在《武漢長江新城起步區城市設計》中,地下空間被列為新城規劃的重點之一,“地下長城”建設迎來新的發展契機。
很多人曾用“滿城挖”來形容武漢,雖是一種調侃,但也從側面反映出武漢對地下空間利用的高度重視。城市規劃必重視地下空間,開發地下空間必兼顧國防需求,在武漢早已形成慣例。
早在2009年,武漢決定建設地鐵時,市政府決定地下綜合管廊與地鐵同步建設,一些地鐵出入口工程使用地下綜合管廊,將電力管、排水管、通信管等管道集結在一起。市民防辦得知這一消息后,主動找到相關部門,要求將人防光纜建設加入其中。
建議提出后,經周密論證,武漢市立即調整規劃方案,將人防光纜鋪設方案一并納入地鐵建設整體規劃,同時還為各重要經濟目標、沿線軍事單位等預留接口,以備戰時所需,這一舉措開創了先河。目前,武漢市與地鐵建設同步敷設的民防戰備通信光纜總里程突破300公里。
隨著地下空間越來越成為城市建設的“寵兒”,為充分兼顧國防需求,武漢市在《武漢市地下空間開發利用管理暫行規定》中作出硬性要求:“平戰結合的地下空間開發利用項目,平時使用時應當符合人民防空工程管理的有關規定,戰備需要時應無條件服從統一調度,任何單位和個人不得阻撓和干涉。”這一剛性制度一直被武漢各級嚴格執行落實。
近年來,武漢市結合長江新城、長江主軸等城市亮點區塊建設規劃,探索“地鐵+人防工程+地下停車場+地下商業街”開發模式,打造了一批人防工程平戰結合利用示范項目,在保證國防功能的同時,還充分利用地下人防資源服務民生。
武漢市民防辦按照“三個一批”,即結合民用建筑修建防空地下室配建一批、改造已建人防工程使用一批、投資公用人防工程新建一批的基本思路,大力推進建設地下人防停車位,以完善城市功能,使人防工程成為名副其實的民生工程、民心工程。
在武漢市落實第七次全國人民防空會議精神政府常務會上,市領導表態:到2020年,武漢每年新增人防停車位1萬個。這對于飽受交通擁堵困擾的武漢市民而言,無疑是一大利好。
作為我國確定的一類人民防空重點城市,這些年,武漢市十分注重推進人防工程的復合利用,他們致力于打造“平戰結合、相互連接、四通八達”的城市地下空間,并把地下空間的復合利用放在重要位置,確保人防工程與城市地下空間開發相得益彰,這成為武漢“地下長城”得以持續鞏固發展的重要秘訣。